第七十六章

十阿哥, 究竟是蠢还是懒?

这事真不好一概而论。

武拂衣否认有懒人感应雷达,而她可以用双眼进行观察。

平日不常见到老十, 去年南巡在江宁有过一段时间交集。仅从老十与老八的相处来看,他很少发表决策性意见。

简而言之,纵观兄弟三人在外的相处状态,老十就是跟着老八、老九混日子。

他吃好吃的、喝好喝的,不反对哥哥们的决定,但也给不出实质性的帮助。

问, 就是不会做,做不了,别找他。

因此, 胤禩忙着结交人脉, 胤禟忙着挣钱,老十忙着坐在一旁点头说对对对, 哥哥们继续努力。

今天听闻阿灵阿的狗血闹事旧闻,不免要问一句, 康熙心里儿子与臣子哪个更重要?

阿灵阿是有能力的臣子, 十阿哥是亲生儿子。

虽然阿灵阿是十阿哥的舅舅, 却连尊重十阿哥的母亲温僖贵妃的丧事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舅甥之情。

钮钴禄家难道没其他可用之人了?

康熙少了阿灵阿就是少了一个旷世之才,要动摇国本了?

很明显, 不是这样的。

如今想来,康熙曾经的选择,是为太子的地位稳固牺牲了十阿哥,不让胤礻我有可能获得外家支持。

如此方式持续了二十多年。

随着时间推移,老十对阿灵阿真能心无芥蒂了?为了兄弟情让胤禩获得钮钴禄家族的助力,原谅阿灵阿在温僖贵妃灵堂上的旧怨?

原谅与否, 是看一个人做了什么。

胤禛给出了他的看法。

“十弟与阿灵阿的三个儿子几乎不往来,更没为老八参政提供任何实质性帮衬,最多就是喊两句口号助助兴。如果这是蠢,也是蠢得恰到好处了。”

“另外,根据近两个月的情报,老九去八爷府的次数少了,老十去蹭吃蹭喝的次数也随之减少。

是一时疏远或是慢慢生分,还有待观察。十弟与钮钴禄家一直少有往来,是不喜阿灵阿,还是参悟汗阿玛不喜他与母族交往频繁,这事也不好说。”

但,如果说老十大智若愚,他愚得太多了些。

胤禛记得清楚,那次摸底考的试卷当属老十留白最多。

其他人回答不出正确答案,好歹还涂写几笔有的没的。老十倒好,直接开天窗,把不想动脑子明晃晃得写在脸上。

也就老十真敢摆烂。

康熙也没办法,这儿子是被他一手给蓄意养成这般模样。

胤禛没想拉拢显赫的钮钴禄家,那样会引起康熙的芥蒂。

“不论是懒是蠢,反正目前看来老十不会一条道随着老八走到黑。这样一来,代表着钮钴禄家的半数力量会保持观望状态,也足够了。”

武拂衣明白了其中尺度,也没有必要刻意接触老十。

“如此说来,老八够贪心的。既要阿灵阿给他实际政务上的帮助,又要老十站在他背后做人形招牌,表示钮钴禄家的另一半也与他交好。”

深扒胤禩所为,不是简单的左右逢源,而是让受委屈的一方向另一方制造矛盾者低头。

了解旧事,很容易看出老十在阿灵阿那头受了多少委屈,却不存在时过境迁。

阿灵阿搅风搅雨,礼数尽失,但被委以重任青云直上。

十阿哥年幼丧母,母妃葬礼被人大闹,偏偏看不到那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被养懒了,虽有爵位,没有正经差事,庸庸度日。

这个局面是康熙一手炮制。

老十对此没有任何抱怨,是蠢到不懂受了多少委屈,还是碍于皇权只能服从?

怨不了康熙,难道还要一味地服从胤禩?图什么啊?

胤禛不信老十会蠢笨至极,“十弟跟着老八,说不准也是顺了汗阿玛的心思。”

康熙重用阿灵阿,也不希望儿子与重臣闹翻到很难看的地步。

“上个月,发生了件很可笑的事。汗阿玛竟然让十弟亲手去送一块匾额,把『崇先裕后』的赞美挂在阿灵阿家里。这真是……”

一些抱怨康熙的话,不好说得太直白。

胤禛代入老十的视角,被命令亲自去夸奖阿灵阿人品出众,简直就是把自尊放在地上让对方随意踩踏。

握手言和是有条件的,怎么都该是闹事的阿灵阿先登门赔罪。

康熙倒是好。

要老十不去争权夺利,多年前扶植起与温僖贵妃一房不合的阿灵阿。

又要老十不与钮钴禄家族彻底翻脸,让他先向阿灵阿示好,不许报当年之仇。

不近不远,疏离又要维持和平。

也难怪老十要被养废,否则怎么能似面团般被随意揉搓听话。

胤禛觉得自己倒霉时,深入分析兄弟们的处境,真就心理平衡很多。

即便老八看似花团锦簇,实则被烈火烹油尚不自知。

康熙是皇帝,才能不合情理地重用阿灵阿又让老十屈从,但老八凭什么有样学样搞一脚踩几船?

偏偏,康熙对于胤禩交好何焯、福全、阿灵阿等人,没有给过一次责罚。

反而在明面上摆出了赞同姿态,要不然也不会让老十给阿灵阿亲手去悬挂夸赞匾额。

为什么要捧老八?

康熙的惯用伎俩了。正如当初让明珠与索额图斗争,而今眼看胤禔不足以对抗太子,是捧着老八也来掺一脚。

这些事深想起来真的没意思。生在皇家,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从不纯粹,充斥了太多的利益纠葛。

胤禛不愿说“睡前故事”,因为每一则荒唐故事的背后都是残酷的现实,提多了也是意兴阑珊。哪怕目前看来四阿哥会是最后受益人,却也难免物伤其类。

他也不再说钮钴禄家族,就做了一番总结。

“我管不着老十,但能从他的身上得到一些教训。人懒久了就成了习惯,脑子长期不用,思维说不好就迟钝,最终任人宰割。你懂吧?”

好嘛,绕一圈又回来了。

武拂衣思维敏捷,立刻听出来含沙射影的意味,这是不许她躺平成咸鱼。

“老八脚踩几条船,早晚翻船。即便如此,老十也没有可能转而欣赏你。强迫人成为工作狂,这多招人恼。”

又是听到大实话的一天。

胤禛却不在意老十的喜欢或讨厌。

此刻,他竟然还笑了起来。

“我又不是黄金,金子也会有人不喜欢。何况,我真不想某天又被人逮着问,‘你有几个好弟弟?’。这份福气,你很想要?”

武拂衣被怼地一时无语。

两个月前,听十四来了这一句幽怨之问,可真是不想听到第二回 。

“你说故事辛苦了,现在晚安睡觉。”

武拂衣拉好被子,侧身背对胤禛,就要开启一秒入睡模式。今夜,睡前故事的结尾有点堵心,明智如她肯定要及时叫停。

胤禛岂能让人如愿。他被迫开始说故事,哪怕做不了主何时开始,至少要把握住何时叫停。

“还不晚,刚刚亥时而已,明天又没人催着你必须起床。”

他按着武拂衣的肩膀,把人给翻过身,有正经话题必须谈一谈。

“别装聋做哑。既然推测到汗阿玛可能意属四阿哥上位,就必须未雨绸缪。你是否愿意继位,这事能慢慢适应,但对孩子们的安全保护,拖不得。”

这真不是多思多虑瞎操心,而是孩子们的年龄到了。

哪怕雍郡王将来离京城办事能带着孩子们一起走,但总有几个月孩子们要在京城渡过。

“等过了年,弘昐十岁,弘晖八岁,两个人肯定要去宫里上课。不只四书五经,也有骑射武功。伴读选谁?与堂兄弟们相处尺度?做阿玛的必须一一考虑,你有什么想法吗?”

胤禛已经拟定了一份名单与注意事项。不只考虑了弘晖、弘昐,就连明年三岁开始启蒙的弘昀也给含括了进去。

眼下认真与武拂衣谈论此事,盖因不论自己做了多少安排,还需她以阿玛的身份叮嘱孩子们。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自己掌握的本事才是根本。”

武拂衣听闻商谈孩子们的事就没继续装睡。

其实,她早有准备,这三年没有瞒着胤禛,正大光明地给孩子们进行各种生存急训。

“读书成绩好坏还是其次的,过度攀比要不得。我的要求不高,孩子们出了郡王府,保住一条命最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人活着,就有无限可能。

你知道的,对孩子们的训练包括且不限于,鉴别毒物、爬树、御马、潜水、对抗杀手伏击逃跑要领等等。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距离康熙越近,实则与踏入龙潭虎穴也没差多少。”

总之,掌握各种技能,是为了保命。

这真不是想多了,锻炼身体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武拂衣对清朝正史了解不算太多,却知道雍正的继任者是弘历。为什么选弘历继位?理由之一,排在他前面的哥哥们都死光了。

不知道正史中弘昐、弘晖、弘昀因何而死。史书上不说是被毒杀,又到底是不是身体孱弱生病而亡呢?

反正引起重视总是没错的,让孩子们强健体魄,并且掌握尽可能规避非自然死亡的能力。

孩子不能养在府里一辈子,总要出门读书、围猎、办差事。给他们配再多侍卫,都不如起自身有辨识危险的本事。

“索性他们学得都不错,也都懂了防人之心不可无。”

武拂衣细数了过往的教学,而后开始进一步畅想。

“说起来就差上天了。说真的,硬要搞也不是不行,滑翔翼也是能制作的。但这玩意危险系数搞,若非被杀手们逼迫到悬崖绝壁不得不跳,还是谨慎使用为妙。”

胤禛本来还想点头认可,但听到最后再次无语。

老鬼的思维一不当心就会跑偏了。

弘晖、弘昐是去上书房读书,哪怕要练武也是在皇家演武场,哪里有悬崖绝壁,有哪里会有成批不死不休的杀手?

“有关伴读,我拟了一份名单。”

胤禛硬是把话题给拽回正轨。

“福晋与李氏在春节里应该会问此事,也许想让孩子们与外家多亲近些。这事有点难办,乌拉那拉家与李家的年轻一辈挑不出一两个可用的人。”

武拂衣想得开,不似胤禛似的要一下子把最好的都塞给儿子们。

这会也能看出胤禛其实受了康熙的影响。康熙不给儿子们足够的关爱,胤禛反着来,恨不得一步到位给儿子们把路都给铺平了。

“能力是能锻炼出来的,关键还是人品要好。你给定个范围,另外叫福晋与李氏也给一些推荐,最终也让孩子们自己选一选。”

武拂衣不限制孩子们是否与外家亲近,把握好尺度就行。

“另外,你别把伴读的时限性给定死了。说到底也就是一起上学的同学,合则聚不合则散。挚友难觅,期望值不必拉太满。”

胤禛何尝不懂,但没能从康熙处得到的,不希望孩子们也得不到,更不希望孩子们重复他的老路。

日后回忆宫廷生活,几乎只有暗流涌动与勾心斗角,兄弟之间难有诚心。为什么一直喜欢胤祥的性子,就是因为十三弟对他够真。

想到此处,这是羡慕又探究地看了一眼武拂衣。

老鬼毫不在意去留得失,淡然的心态引人羡慕。或是她习惯了聚散无常,说不准以前就活在有什么就是不能有永恒信任的世界里。

**

**

这个冬天,不只一个人在想孩子们的教育。

乾清宫,康熙在翻看皇家玉牒。

赶在年底封印前,不情不愿地给保泰正式册封,让人正式继任了福全的裕亲王爵位。

真要拖到来年,指不定就被瞧出是对去世的福全有意见了。哪怕非常不喜福全临死直言厌恶太子而推荐胤禩上位,但现阶段都不能表露出来。

康熙对如何对儿子们感到心累,索性就关注起孙子们的情况。

已经意识到当年教育儿子们的方式出了问题,但为时晚矣只能将错就错。

不过,至少对待孙子们的教育不能再似以往。另外,既然暗中决定给老四继位的机会,更要考察一下他的孩子怎么样了。

这会翻开玉牒对比儿子们的各家情况,很直观发现了一件事,老四家的孩子最养得住。

老大胤禔,有一子弘昱,七岁。

太子,有一子弘皙,九岁。

老三胤祉,有一子弘晟,五岁。

老四家,三个儿子。弘昐九岁,弘晖七岁,弘昀两岁。

老五胤祺,一子弘昇,七岁。

老七胤祐,有三子。弘曙六岁、弘倬三岁、弘昕一岁。

老八没有孩子,而老九没有儿子。老十在今年年初刚有一个儿子。

瞧着这一串名单,老七家与老四家活下来的儿子数量最多。胤祐却是经历过丧子之痛的,今年就有一个儿子不幸夭折了。

如此看来,老四生了三子一女都健康活着,这就很不错了。

说明老四对养孩子真的用了心,以往为儿女计的那些表现全都是真的,没有弄虚作假。

康熙清楚没能养住孩子也不一定是疏漏不用心,宫里曾经夭折的孩子也不少。

但还是欣慰,从老四用心照顾孩子联想到父慈子孝总有源头,老四应是从自己身上学习了怎么做父亲。

朕也成功了,没有失败到底。

康熙获得了自我安慰,然后就开始搞事情,他要关心孙子们的学业。

具体课程安排必须与以前教导儿子们有所区别。

四书五经要学,骑射功夫要学,理学院的数理格物也要学。

春节之后,正式上学。

在此之前先搞一次摸底考试,时间就定在大家都有空的正月初十。不只是皇孙,也面向皇亲宗室与高官子弟。

五岁以上,十二岁以下,一同参加摸底考。

通知是在除夕夜的年夜饭上宣布的。

饶是武拂衣,当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震惊。

不是吧?还来摸底考,这举办考试是会上瘾吧?!

这次,她保证真的没怂恿半个字。康熙也够丧心病狂,除夕通知,初十考试。

在场吃年夜饭的,不论家长或小孩,真是凭着坚定意志力没有扔筷子。

一遍遍在心里重复,举办且通知要考试的人是皇上,所以不能翻脸,不能翻脸,不能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