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胤禟丢出去的胡萝卜实在是太香甜了, 就算是数位重臣知道后面的辛酸也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整个朝堂迅速的运作起来。

当然缺少人才依然是让人头大的问题,康熙一狠心连开两场恩科,招进来一批又一批新进进士才勉强凑齐空缺。

这又引发了康熙对各地学校建设和人才的重视, 整个大清因为一颗螺丝钉的加速而不得不开始疯狂加速跑。

比如迅速通过一年一考的制度。

科举考试的内容依然和过往一样, 录取的进士需要在翰林院继续学习三个月到半年,随即按照适合程度与能力分往不同的部门。至于新式考试录取的学员则是按照其综合考试的分值, 第一时间被派遣入对应的部门。

这样还不够!

在内阁商议以后, 朝廷还开设了理学科、律法科、医学科、武学科、语言学科(涉外学科)、科学科、机械科等单项科目考试, 以此来方便各种优秀的偏科人才。

一经开设也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这些科目都有对应的部门, 一旦进入也有转移到其他部门的可能性,免不了引起不少能工巧匠的注意,申请考核者不计其数。

而康熙忙忙碌碌的同时, 另一边胤禟也在招兵买马。

原工部员外郎谈九乾、员外郎张廷瓒第一时间被挪入商部——至于工部尚书熊一潇的哭泣声胤禟就当没听见。

紧接着再从翰林院调来侍读学士徐元梦和王掞等人,随即从研究所暂且将所长陈廷敬借来兼任汉尚书, 最后又请康熙出面请武英殿大学士阿兰泰兼任满尚书, 总算是勉强凑齐了这新生的商部。

至于康熙黑沉沉的脸色胤禟就不描述了,反正胤禟深切明白了现在有能者过少, 太少,实在是少得离谱的情况。

再扒拉来一些四五品, 六七品的小官以后, 整个商部的构架终于宣告完成。

商部完成以后,第一场会议上宣布的第一件事就是商议新增工商管理条例。

堂下一片哗然。

官员们禁不住相互交流起来,最为安静的还是两位尚书。

现任研究所所长兼任商部汉尚书陈廷敬与现任武英殿大学士兼任商部满尚书阿兰泰相视一眼, 齐刷刷的陷入沉默之中。

老实说他们被挪到商部来已经做好了当牛做马给九阿哥擦屁股的准备,可也万万没有想到九阿哥的胆子会如此之大,第一招就直接朝着律法下手。

阿兰泰神情平静。

他深深地注视着胤禟,忍住额头一抽一抽跳动的太阳穴:“九阿哥, 能否说一说您的想法?”

陈廷敬面无表情,也紧紧盯着胤禟不放。随着两位尚书的发声,诸多官员也停下了讨论,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了胤禟。

“商部更应该称为工商部。”

“……那为何要单独分出来形成商部?”

“工部和户部管理的内容交错混杂。光从工部来说,又可以分为管理城市以及基础建设的、管理交通的、管理农业的,甚至连对外对内商贸也全部归于其管理。但惩罚,罚处的权利却完全不在工部的手中,都变成户部管理,加上千百年来重农抑商的想法,以至于让商人成为了其中的两不管区域。”

这些内容阿兰泰和陈廷敬也算是了解,他们没有发表意见。

见状胤禟继续往下说道:“商人经常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又亦或是没有在相对应的罚款条例下遭到惩处,或者因为没有对应的律法以至于很多商人不知道自己在犯罪,更有甚者明知道自己在犯罪,却因没有对应的法律条款而逃脱惩处。”

胤禟款款而谈:“比如本阿哥提议增加海关支出,避免有阿芙蓉从私底下流入。如果没有对应的走私律法,那商人经营到底算是罪还是无罪?就从之前海禁说起,洋行商人是各个都拥有出海证的吗?”

官员们的神情逐渐严肃起来。

洋行商人?出海证?出海证可谓是千中选一的数量,可实际上做洋行生意的商贩却不下万人,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走私而入。

其中被抓的有多少?

最终大部分人被放,那剩下被判刑的小部分人呢?若说法不责众那他们为什么没有被放,若说按律法处置为什么另外一部分人可以被放呢?

胤禟等待所有人思考清楚。

待时机成熟,他朗声说道:“在本阿哥的眼中:商部存在的意义是负责市场监督并管理工商业的发展,起草相关律法草案,制定规章制度和政策,依照律法规范维护工商业经营秩序,监督流通商品质量,指导买家(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保护经营者……也就是商人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胤禟说得口干舌燥。

堂下官员们沉默许久,骤然间响起了一片掌声。

阿兰泰过去并未和九阿哥接触过。

如今却也不得不明白为何在这么多的阿哥之中,皇上和太子都会对眼前的九阿哥另眼相待。

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吗?

古往今来,从未有人将商人和百姓之间的争执摆上台面,就算事情闹到衙门通常也是各自五十大板便好。

除去流言蜚语外竟是没有能对黑心商人以及闹事百姓管理的律法,而如今在九阿哥的畅想之下,民有民法,商有商法,无论惩处亦或是到了衙门里都有规可循。

既然大家伙没意见,这工商管理的事宜也开始了快马加鞭的工作。

先研究出一个律法的雏形。

紧接着胤禟宣布要召开第一届商业会议。

“……商人会议?”

“律法之事为何要让商人加入讨论?”阿兰泰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商人大多没有见识,只怕根本不敢提出任何意见。”

胤禟摇摇头:“阿兰泰大人错了。”

他双手背着身后,下巴微抬望向窗外:“要本阿哥说,商人好私利,恐怕在研究律法的时会试图将利于自己的条款塞进去!”

阿兰泰眉心紧锁:“这……怎么可能?”商人想要反抗官员,反抗制定的律法?他连连摇头表达了心中的不可思议。

和阿兰泰反应不同的是陈廷敬。

熟悉胤禟的他微微皱眉:“本官觉得九阿哥所说也颇有道理,商人无利不起早,只怕《工商管理法》一旦推出会引发不少争议!只是按九阿哥您说的那样,要是商人联合起来,试图推动利好的条款怎么办?”

胤禟咧开嘴轻笑一声:“因此……本阿哥决定不但要有商人参加,而且本阿哥还要选择一部分百姓参加会议。”

消息传出去可引起不小轰动。

商人,寻常百姓参与商业会议?商业会议是啥?干什么吃的?有什么作用?这商部普一出世,就让京城里百姓们心思浮动不已。

更让他们奇怪的是,无论是商人和百姓都是来自各地,从拥有多个商行的大商人到街边小贩,从管家街头小二到农户,参与的人竟是五花八门,全然看不懂九阿哥在搞什么鬼。

康熙也是非常好奇。

他已翻看过第一版《工商管理法》,对于胤禟召开这么个会议也是深表嫌弃,康熙的想法和阿兰泰差不多,不觉得商人会有勇气反抗朝廷。

胤禟:……

他决定邀请康熙和太子胤礽一起参加。

会议当天。

商部衙门一早上就涌入了许许多多的人,虽然是得到了九阿哥的邀请前来,但是无论是商人还是百姓心里都泛着嘀咕。

以至于会议一开始非常安静。

在不知道背后有何风险的情况下,眼看着台上立着的商部尚书阿兰泰以及侍郎张廷瓒,商人们是胆怯、恐惧并卑微的。

面对侍郎张廷瓒诵读的《工商管理法》,他们一脸麻木,唯唯诺诺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万一被台上诸位大人记下名字,日后还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吗?

望着一群缩着脑袋,耸着肩膀,脸上带着讨好和献媚笑容的商人,康熙眉梢高高扬起:“你看看,哪里有反抗的模样?”

太子胤礽虽然支持胤禟,但是此刻也禁不住有些怀疑起来,不过他依然坚持着:“我们再等等看?”

话音刚落。

下面商人代表们就出现一阵骚动,诵读的条例逐渐触及到商人们的自身利益上,比如不允许虚假宣传,采用和宣传售卖时不同材质的商品需要回收赔偿……

商人们的脸色变了。

罚款金额?如何操作?最低赔款多少?最高多少?眼看着一名百姓大胆提出百倍赔偿以后,商人们激动起来。

百倍?做你们的大头梦去!

等几名商人代表提出的罚款额度更改得到了同意以后,剩余商人们的热情也终于高涨起来。

这高涨起来接下来就彻底乱了套。

有人说跨省交易应该多缴纳税收,也有人说同一条街道应该不允许同样制品的商贩进驻,还有人当场举报对家恶意竞争的,这样就得了到最后更有人试图下圈套,想要将某个行业的利益都归属给自己。

当然一旁的百姓代表也不是吃素的。

商人代表和百姓代表俨然成了正反面,开始了激烈的辩论,从早上到晚间,直到大街上的路灯都被点亮,商部的会议才宣告今日会议暂时结束。

康熙:……

自私自利,面目狰狞可恨的商人让他心生警惕,而勇于反抗,豁出脸面争执的百姓也让康熙心生好感。

再细细一想,两方不正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事的?康熙若有所思的回宫,而外头商部会议还没有结束的趋势。

一天两天三四天,足足半个月过去才勉强敲定了第三版《工商管理法》,当然这还要呈送到御前,经受诸多大臣们的审阅。

即便如此在场的商人代表和百姓代表也是觉得自己做成了一件大事,他们昂首挺胸的踏出商部衙门,恨不得第一时间将自己做的大事公布出去。

陈廷敬有些担心:“九阿哥不担心有人收买这些……人?”

胤禟眨眨眼:“为什么要担心?要是下一回要召开会议的话……那就要更换一批人,不,应该说让人投票选出一批有名望的人试试看?”

经过百余人参谋的《工商管理法》任凭满朝文武反复琢磨,也没有寻出什么漏洞,顶多改了几个错字以后就按着公布了。

此前还当那些个商人或者百姓是在吹牛的人傻眼了。

整个京城百姓们都震惊了。

而商人乃至于普通老百姓加入一同设定《工商管理法》的消息也顺势传开,在大清各地都造成了轩然大波!

寻常百姓能加入到律法的研究中,这简直是开天辟地千百年来的头一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