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厂花的舔狗[八零]08

接下来的日子,贺存开始了背着帆布包,拿着保温杯样品推销的日子。

马富祥给了他一份介绍信,并承诺,这三百个保温杯若是全部卖出,给与他每个保温杯一块钱的提成,不过为了避免引起嫉妒,这个消息,只是两人之间的协定,并没有对外公布。

一个保温杯的价格是五块五,除去给贺存的提成,其他的都会用来做外壳生产部的奖金。

贺存第一个拜访的单位是汉城罐头厂,罐头厂作为副食品厂,是很受人羡慕的,因为场内的员工总有一些特殊的门路,搞到一些罐头处理品,那些东西,不仅小孩子羡慕,打人建了也是要咽口水的。

贺存第一家厂子就碰了壁。

由于中秋将至,各大厂都会有发福利,作为福利而采购的保温杯当然是由厂工会负责,罐头厂的工会主任是一个姓李的中年男人。

贺存进去的时候,李主任正在忙着写什么材料,听完贺存的自我介绍后,简单的回了一声,“坐。”

“中秋将至,不知道贵厂有没有想法采购一批保温杯作为中秋福利,我们的保温杯除了经久耐用以外,我们还专门为女性工人们设计了一些可爱的图案···”贺存说着拿出保温杯样品。

“这些不重要,保温杯什么价格?”李主任终于停下笔,看着贺存。

贺存也不好再介绍保温杯的特色,“售价五块五。”

“保温杯现在市场价应该是五块吧?”李主任喝了一口茶,慢条斯理的询问。

“普通保温杯确实是五块一个,不过,这个保温杯因为生产材料的问题,成本价有所提高,所以比一般的杯子贵了五毛钱。”贺存仔细的解释,因为保温杯外部造型设计的原因,耗费的材料比正常的圆筒形瓶身贵上许多,所以在售价上也提了五毛。

李主任放下茶杯,嘴角带着笑,“其实,多五毛少五毛也不是大问题,只是你能够···”李主任拇指和食指搓了搓,意思再明显不过。

贺存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马富祥要给他一块一个提成,因为各厂估计都是一样的套路,采购人需要一些赚头,而对方要多少厂里不会管,能够赚多少,完全看他自己的本事。

“这种事情,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推广员,做不了主。”贺存还是有点不愿意就这样低头,毕竟这才第一个厂家。

李主任脸上的笑收敛了许多,“我也不过份,每个杯子你给我一块钱的空间,我这里可以买个两百个。”

那意味着,如果同意给李主任一块钱一个的回扣,贺存这一趟折腾,他一个子都没有赚到,他也不是说非要赚这一块钱,只是,他需要积累一点原始资本,这是个好机会。

“不知道这个价格,您还有没有再商量的余地,我没有这么高价格的权力。”贺存知道,如果想一毛不拔卖出这些保温杯,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那么现在就算不卖,探探虚实也是好的。

李主任伸出手摇了摇,一副没有商量的样子,“也不止我一个人拿这点东西,再少,我为什么不发自己厂里的罐头做福利呢,你说是吧?”

“那我回去跟我们厂里人再谈谈,不好意思打扰到您。”贺存也没有等对方送客,先行站了起来。

“那我就不送了。”李主任头都没有再抬,继续埋头写着什么,只是淡淡的吩咐了秘书:“小静,送一下客人。”

接下来的砂糖厂、食品厂、胶鞋厂贺存都接连碰壁,但凡是这些能拿自己厂里生产的东西做福利的厂家,对保温杯统统不感冒。

贺存忙活一天,没有谈成一家生意。

傍晚,贺存在保温瓶厂的食堂吃面,周婉在他旁边坐下,并往他碗里丢了一个鸡腿。

保温瓶厂这些年做下来还是积累了一些财富,比如食堂就开设了这种肉类产品的限量供应窗口,在这个买什么都还需要按票供应的年代,纵使它的价格卖得高一点,还是体现了此时工厂职工的优势。

“谢谢,鸡腿是好东西,你们女孩子更需要补一补。”贺存作势要夹回去。

周婉搬着碗往后面一缩,摊开给他看:“我还有。”

果然,她碗里还有一个黄滋滋的鸡腿。

见贺存没有再夹回来的动作,周婉才慢慢坐回来,“你的保温杯卖得怎么样?要不要我问下我爸妈?”

“没关系,这才第一天。”贺存冲她笑了笑,“你爸妈就算帮了这次,下次又怎么办呢?”

周婉爸妈工作的都是好单位,卖一次两次可能都没问题,但他还是希望靠自己能真正打开市场。

“好吧,你加油。”周婉也不再劝说。

这些天,乔海洋对她明里暗里示好,她都适当保持了距离,反倒是江茉莉,一改以往矜持的风格,主动和乔海洋套近乎。

接下来的几天,贺存依旧早出晚归,虽然有些厂家同意购买保温杯,但是在回扣这个方面,卡得都很死,要价最低的一家汽车运输公司,每个保温杯五毛的回扣。

贺存怕全部砸在自己手里,在这里卖掉了一百多个。

几天跑下来,贺存算是懂得了一些门道,可能刚开始那几家,他还是有些做不来推销这种事,后来慢慢地明白,讲价这种东西,就是要脸皮厚,豁得出去。

这种事,开了张,后面就比较容易一些,接下来,他同样以五毛的回扣把剩下的一百多个保温杯卖给了机械厂。

马富祥也按照约定把一块一个的提成付给了贺存,马富祥毕竟是江湖老手,当然知道这笔钱肯定不是全部到了贺存手里,不过具体是多少他也难得过问。

除去给各厂家的回扣,贺存拿到一百五十块钱,贺存拿出一部分请样品生产线的工人们吃了一顿好的,又每人送了一些副食品。

接下来,在马富祥的指令下,生产部马上生产了第二批保温杯,这一次,生产了一千个,贺存依旧负责前往各厂家推售,不过这一次,马富祥把单个保温杯的提成降到了五毛。

提成降低,能给各厂家的回扣就更少,贺存一连跑了几天都没有收获,几乎是他自己零利润卖掉了几百个保温杯。

汉城的各个厂家基本都跑得差不多,只剩最后一个工厂,陶瓷厂。

陶瓷厂的跟很多厂家的管理权分散制度不一样,什么事情都是由厂长说了算,集权比较厉害。

陶瓷厂在城郊,贺存在一个偏僻的小屋找到厂长张德安。

张德安是个收藏品爱好者,家里家底不错,算是富贵人家,贺存去的时候,他正在和人谈字画。

见着贺存,张德安示意他在旁边坐下来。

桌边,有个中年男人滔滔不绝的说着他手里字画的来历:“……张厂长,这幅画可是稀世珍宝,如果不是到了关系犬子前途之际,我是万万不会拿出来的。”

张德安戴着手套,接过画,仔细的观看,“这幅画,你出什么价?”

“一万元。”中年男人伸出一根食指。

这个时候的一万元,绝对不是小数目,哪怕是在城里,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拿得出的。

张德安手里经手的字画文物不少,虽然偶尔有看走眼,但是也无伤大雅,这幅画他是极其喜欢的,对着光线看了又看,仔细触摸,他也没有看出什么端疑。

“张厂长,可否让我看看?”贺存坐在旁边,委婉的提问。

张德安倒是有几分诧异,一般古玩字画,都是圈子里人玩的东西,辨真伪更是多年经验的积累,哪怕是古玩世家的小辈,也未必水平扎实。

“你会看字画?”他略有不信。

贺存不是真懂字画,但文物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它的年代久远,但凡是年代久远的东西,那么它的气场绝对不同于一般现代物品。

他谦虚的笑了笑,“略懂一二。”

张德安本就拿不定主意,此时旁边有人来看,不管本事如何,至少有个安慰,他把画铺平在桌面上,给贺存腾出了一个站位。

贺存先没有动手,而是装模作样的观看整幅画的布局,这一看,还真让他看出些门道来。

这是一幅唐代名家的画《山桥图》,画上的内容涉及人物,动物,以及山水楼亭,这幅画,他曾在修仙时期有幸听同行提过。

画中内容,其实是由三个人共同完成,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

而看整个画面,虽然有刻意模仿,但是在一些细微的勾画上,还是看得出,许多部位都看得出有同一个人画过的痕迹。

为了避免出错,贺存用手指抚上画卷,用指尖感受它周身的气场……奇怪的是,它竟有不同于近现代的灵气流动。

“我觉得,这幅画是个半真品。”思量许久,贺存收了手,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卖画的中年男人也有些懵了,“这怎么可能,它可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当年,为了避免这个东西遭到破坏,我爷爷可是好不容易才藏下来的,怎么会是半真半假?”

中年男人的语气慌张,并不像假的。

贺存也没有与其争论,“这幅画,山水部分为写意画,亭台楼阁虽然细致许多,但大部分不算工笔,这副画中最难的部分,便是精描细画的人物部分。”

在分析过图画的构成之后,贺存接着说道,“这幅画本由三人画成,但这幅画上出现了四个人的笔迹。

也就是说,这张画是从原画上揭下来的,底层那一张,很多地方笔迹不清晰,于是,揭画的人就自行照着原画进行了描补,包括这枚印章,也是后来仿印的。”

这么一说,这幅画确实是半真半假,揭画后的描补非但没有让画更真,反而露出了破绽,这只能算是一幅残破品。

话说到这个份上,中年男人也知道自己掩盖不过去,拿着画灰溜溜的走了。

卖画的中年男人走后,张德安甚是高兴,把手搭在贺存肩上:“你是保温瓶厂来推销保温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