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章 团里的日常

开完会之后,沈隆的体温逐渐稳定地下降,慢慢恢复到了正常程度,现在团里的氛围已经有了改变,他也没必要继续躺在医院了。

等回到宿舍,看到的是焕然一新的场景,舍友们把房间收拾地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见到他回来马上就有人接过他的东西,还埋怨了两句,“你出院了也不提前给我们说一声,我们也好去接你啊!”

到了练习室,也看到有人帮着舞美组修补道具,有人忙着拖地扫地,沈隆撸起袖子想帮忙都找不到多少插手的机会;至于原因么,除了首长的督促之外,据说过段时间上级宣传部门还要来这些做采访,军队是个讲究荣誉的地方,谁也不愿意拖后腿。

更何况沈隆之前在文章里把他们说得这么好,他们又怎么好意思继续像之前那样懒下去?怎么说这些人大多也不过是十八九岁二十出头的孩子,其实容易对付得很。

沈隆在这么多个世界混过,早就是白了毛的老狐狸了,稍微施展一点儿手腕就能改变这种局面,而且他们还很高兴,你要是硬来反倒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不光是战友们不满意不高兴,就算是领导也会有意见,怎么?去京城受了趟表彰就膨胀了?优良作风就不要了?

年轻人不就是喜欢出风头么?那好,那我就把你们捧上去,看到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报纸上,你们总该高兴吧?团里的团员们高兴,领导高兴,军区也高兴,大家伙儿都高兴,沈隆的负担也解除了,这才是多赢的手段啊。

当然,一些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比如说给那个双腿残疾的孩子挑水,这个男孩儿十七岁,没有父母,巷子里的孩子们叫他“括弧”,因为他那双腿站成立正就是一对完好的括弧,孩子们说,要是玩球,可以把括弧的两条腿当球门,球踢过去都不会擦着“门框”;括弧走路靠一个高板凳,先把板凳往前搬一步,自己再扶着板凳跟一步,他自己两条腿,板凳四条腿,二百米的路程六条腿要走一刻钟。

刘峰以前只能想到帮他解决一点儿生活上的困难,却没办法彻底改变孩子的生活,在这个时期,健全人尚且过不好,更何况他呢;但沈隆却有的是办法,在给括弧帮忙挑完水之后,沈隆没有像往常那样离开,而是坐下来打算帮帮他。

“你有没有想过将来的打算?”沈隆问道,现如今括弧依靠街道的一点儿帮扶款项过活,但是这也只能保证他暂时生存下去而已,将来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括弧茫然地摇摇头,他根本没有想过这些,沈隆叹了口气,摸摸他的脑袋,“现在让你去念书你怕是也念不进去,要不你就跟我学门手艺吧;我教你咋修小电器,你要是学会了,以后养活自己不是问题,将来遇到合适的了,还能说个媳妇照顾你。”

再过一段时间,私营经济就渐渐放开了,括弧又是残疾人,相信街道也希望看到这样的孩子能有一条出路;未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这样一门手艺,只要用心经营,不说大富大贵,温饱肯定不是问题。

教他这个也不显得突兀,刘峰在文工团里一项就以手工灵巧而著称,打沙发、打家具、修电器、下厨做饭什么都会,考虑到括弧的身体条件,还是教他修电器最合适。

括弧不擅长言语表达,但他也知道沈隆是真心对自己好,于是马上就要从凳子上溜下来给沈隆磕头,却被沈隆一把拦住,“好好坐到,莫搞这些,你要是真感激我,等学会了本事,能养活自己了,将来要是有机会遇到像你这样的人,也顺手拉一把吧。”

括弧听了拼命点头,然后沈隆拿出一台团里废弃的旧喇叭,用这个当示范给括弧讲起了基本的电子技术原理。

等忙完这些,沈隆先去给宁政委汇报了下工作,怎么说也是把团里的东西拿出去了,不说说终极有些不合适,宁政委听了很高兴,“嗯,你现在的想法就比以前周全多了,光给他挑水能解决多大的事?老话说得好的,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有了本事,他将来的日子才能好起来。”他马上就意识到,这件事要是成了,又能写出一篇值得大书特书的文章。

“有啥需要团里支援的,尽管开口,仓库里报废的电器还有一些;哦,对了,去大学进修的事情你真想好了?那我就把名额给别人了啊?”这时候他觉得,把刘峰留在团里未必是一件坏事儿。

再次确认之后,沈隆从宁政委这儿出来了,他看见萧穗子正在画黑板报,郝淑雯正在她旁边拉手风琴,何小萍正带着一丝崇拜看着郝淑雯,似乎在羡慕她的演奏技巧,郝淑雯似乎很享受这种目光,演奏得愈加欢快起来。

这时候团里的号手陈灿骑着自行车过来了,给郝淑雯递过一个饭盒,郝淑雯看了一眼,里面是两个西红柿,她嫌弃地说道,“不吃,两个西红柿就想和好,打发谁呢?”

哦,这应该是陈灿为刚才在水房的冲突道歉来着,沈隆马上将眼前的画面和电影中的记忆对照起来,只是和电影里相比,现场多了一个何小萍,她现在是郝淑雯的小跟班。

陈灿转而将饭盒递给萧穗子,“不吃拉倒,本来也不是给你带的,我是给穗子的,我趁厨师班出去的时候进去顺的。”

郝淑雯踹了他自行车一脚,“不要脸,趁火打劫,我非检举你不可。”

“瞧把你能的。”陈灿放下饭盒就走了,萧穗子吃了一口西红柿,望着陈灿的背影,眼睛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然后萧穗子一边吃着西红柿一边画黑板报,何小萍时不时帮她递下粉笔、黑板擦什么的,郝淑雯则继续拉着自己的手风琴。

这就是文工团里的日常,表面看起来似乎挺美好的,但实际上却不那么简单。